内容目录
以往接口开发从接口文档读取到业务逻辑编排耗时耗力,现在有了mcp和大模型工作流,事情就变成简单高效多了
mcp
首先是mcp的配置,这里mcp是配置接口文档的mcp,让大模型可以通过mcp 调用到对应的接口文档和具体的接口 来识别出入参定义,为进一步的编码奠定基础。
这里以apifox为例,我们可以免费注册他的saas版

然后在具体的接口文档中选择使用apifox mcp

这里建议给mcp修改个名字比如“apifox接口文档” 方便后面工作流调用便利
{
"mcpServers": {
"apifox接口文档": {
"command": "cmd",
"args": [
"/c",
"npx",
"-y",
"apifox-mcp-server@latest",
"--project-id=5884086"
],
"env": {
"APIFOX_ACCESS_TOKEN": ""
}
}
}
}
然后需要配置mcp,可以拷贝具体的mcp json后复制到不同ide的 ai插件mcp处 比如在vscode的 kilocode插件中可以这样使用,其他ide和ai插件逻辑类似。

我是在项目下编辑mcp,那么点击后会打开项目目录下的 .kilocode/mcp.json,然后拷贝apifox刚才的mcp json到这里即可,到时候mcp就配置好了,后续在ai 辅助编程时候就可以通过 类似 “apifox接口文档“ 的提示词来让大模型去匹配调用apifox mcp来识别到相应的文档。
工作流
有了mcp后一般我们还需要工作流,工作流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编排任务,比如开发goframe框架的接口我们编写这样的工作流
# 接口开发工作流.md
## 步骤
1. 首先从apifox接口文档读取所需接口生成接口定义
1. 接口定义需要遵循前缀约定
* 列表叫 List
* 详情叫 Detail
* 新增叫 Create
* 更新叫 Update
* 删除叫 Delete
2. 然后请使用gf gen ctrl生成控制层代码
3. 请暂停等待我的下一步指示
4. 请生成测试代码
所需参数(如果未提供则询问):
- apifox接口文档的具体接口名
工作流本质还是在构建预制的提示词,把通用的逻辑按照步骤进行拆分,以方便实际开发时减少提示词的重复输入和漏输。这里可以根据具体项目具体语言框架预设步骤。
使用
如果不支持工作流的ai插件比如codex 这种cli 那可以直接 @文件 或者支持工作流的可以 /文件 方式进行调用,按照提示输入参数即可。